
该长戳呈方块条形状,二侧较宽的正面,从上到下工工整整地竖刻着“永定县上溪南区苏维埃政府”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上溪南区主要包括城郊、西溪、金砂,是闽西革命先驱共产党人张鼎丞同志的家乡。1928年6月,张鼎丞同志在这里领导了著名的金砂暴动,随后,暴动武装围攻县城,组建了闽西最早的红军营,分兵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8月,溪南人民建立了闽西第一个工农民主政权——永定县溪南区苏维埃政府,标志着溪南区武装割据的正式形成,成为福建省最早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之一。
1929年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进入闽西,消灭了闽西的反动武装。闽西掀起了全面暴动的革命热潮。永定县溪南区苏维埃也扩大为第一区和第二区。其中第一区,即上溪南苏维埃政府,在此后的风风雨雨的斗争中,一直坚持到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才被迫停止活动。尽管苏维埃政府停止了活动,但上溪南人民始终没有屈服于强敌的摧残和迫害,依然高举斗争旗帜,赢得了“红旗不倒”之乡的美誉,一直成为闽西革命活动中心之一。
印章,是权力的象征,也是行使权利的依据。上溪南人民武装推翻当地的反动统治之后,使用这枚小小的印章,废除了反动派压迫和剥削的旧制度、旧法令,代之保障人民权利和利益的新制度、新法令。人民视之胜过生命。革命烈士罗龙山在担任区委书记期间,把这个小铁盒藏在家中橱子的夹墙里。1931年,罗龙山在“肃社党”事件中被错杀后,这个小铁盒便在夹墙中隐藏了四十多年。1974年冬,罗龙山烈士的儿子罗炳才发现后,就把它交给了当时的肖地大队党支部书记谌福华同志。1975年7月31日,谌福华同志派胡振国等四位同志把此印连同铁盒一起捐献给了古田会议纪念馆。(永定区纪委监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