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绝密使命》讲述了我党建立的一条秘密交通线在传递情报、护送人员、运输物资以及实现党中央机关从上海到中央苏区战略转移的故事。
这条交通线被史学界称为“中央红色交通线”,从上海出发,经香港、汕头、大埔进入闽西永定、上杭、长汀,最后到达“红色首都”江西瑞金。

伯公凹交通小站(中央红色交通线入闽第一站)
位于龙岩市永定区城郊镇桃坑村的伯公凹交通小站,因地理位置特殊,是红色交通线入闽第一站,也是白区进入苏区的第一站,成为能否平安进入中央苏区的关键站点。在这里,“三块银元”的故事闪耀着一缕荣光。
1931年底,周恩来从上海赴中央苏区,一路上,他化装成讲法语的牧师、哑巴商人等,前往红都瑞金。
一天傍晚,在广东大埔多宝坑吃过晚餐后,在青溪地下交通员“小广东”等人护送下,一位穿着平民粗布衣、身带一把纸伞、手提一只草藤箱、仪表朴素大方的同志来到伯公凹交通小站。
交通站的交通员邹端仁、邹作仁两兄弟发现,这位“特殊客人”由于一路历尽艰险、翻山越岭脚上起了泡,便先安排他住宿,然后端来热水给他洗澡、泡脚,缓解旅途的疲劳。
据当时伯公凹小站的交通员丘辉如所写的回忆资料介绍,客人在洗澡时取出了一张小草纸递给丘辉如,但上面什么字也没有。这时“小广东”说:“见水分详,看后烤干归还。”草纸放入水盆后,果然现出了字迹,上面写着:“上香汕,伍豪行区。”意为:上海、香港、汕头等交通站,伍豪(周恩来化名)的行程是前往中央苏区。
看到客人“伍豪”旅途劳累,邹端仁、邹作仁还宰了一只母鸭炖汤款待他。第二天临走之时,“伍豪”掏出三块银元对邹端仁的妻子赖三妹说:“人来人往接待那么多人,这三块银元给你们贴补家用……”
事后,赖三妹才知道,原来“伍豪”就是周恩来。她把这三块银元珍藏起来,当作传家宝世代相传。目前,三块银元收藏于永定区博物馆。

三块银元的正面

三块银元的背面
这三块银元,面值都是壹元,其中有两块的铸造时间是“中华民国十年”,另外一块是“中华民国三年”,虽已经历百年时光,但仍然保存完整。认真端详着闪耀革命历史光芒的三块银元,笔者仿佛听见它们正在向人们娓娓诉说着自己身上曾经发生的波澜壮阔的故事……

毛泽东主席签名的《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
为了守护中央红色交通线,当年,伯公凹的群众几乎全部参加了交通站的工作,不足30人的小村庄里有10多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7人被认定为革命烈士,是为“伯公凹七烈士”红色交通员英雄群体。

中央红色交通线部分线路
这条生生不息的“苏维埃血脉”,从1930年冬一直到红军长征,护送了周恩来、刘少奇、董必武、张闻天、聂荣臻、叶剑英、邓小平等党政军领导人及共产国际代表李德等200多人,使他们安全进入中央苏区,还运送了6000多担军火、药品等紧缺物资以及重要文件、信件和情报资料。毛泽东赞誉道:“交通线就像我们身上的血脉。
|